
俗话说“秋天到,南瓜俏”,但10月最该吃的可不是只有南瓜,还有一种肉,正悄悄迎来它的黄金季节。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陶渊明笔下恬淡的秋日意境国家正规炒股平台,总少不了田园与收获。十月寒露过,深秋至,北方枝头柿子泛红,南方水边茭白渐肥。老话常说“秋冬进补,来年打虎”,但进补不等于大鱼大肉。今天要说的这种肉,不仅价格实惠,更是秋季餐桌上的“滋阴明星”。
01 十月为何不该只吃猪肉?
秋风起,胃口开,很多人不自觉增加了猪肉的摄入。红烧肉、排骨汤固然美味,但从养生角度看,十月有比猪肉更佳的选择。
猪肉性平,但脂肪含量较高,多吃容易发胖。而秋季作为夏冬之间的过渡期,人体需要的是既能滋阴又能适应季节变化的食材。
深秋气候干燥,容易引起口干、皮肤干燥等“秋燥”反应。此时饮食需以 “润”为主,“平补”为宜,而非一味油腻大补。
展开剩余82%那么,哪种肉类最适合十月食用呢?答案是——鸭肉。
02 深秋食鸭,滋阴去燥正当时
俗话说“鸡鸭鱼肉”四大荤,鸭肉位列第二,却常常被忽视。事实上,鸭肉才是秋季肉类的“隐形冠军”。
鸭肉富含营养,脂肪健康,能够滋阴、清热、养胃,被称为“去秋燥的肉”。
当年的鸭子养到十月份前后,肉质壮嫩肥美,营养丰富,蛋白质含量比畜肉高得多。而鸭肉的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含量适中,正确食用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。
十月吃鸭,不仅能应对秋燥,还能为冬季储存能量,打下身体基础。
03 鸭肉胜猪肉,赢在哪儿?
脂肪结构更健康。鸭肉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,对心血管更为友好。在秋季易发心血管疾病的季节,这显得尤为重要。
滋阴效果更佳。中医认为鸭肉性凉,味甘,入肺、胃、肾经,有滋补养胃的作用。这与十月的季节需求完美契合。
更适宜秋补。秋季不宜过于滋腻厚重,鸭肉相比猪肉更为清淡,符合“平补”的原则。
04 各地鸭肉的吃法
板栗焖鸭:板栗秋日上市,与鸭肉同焖,板栗吸收了鸭肉的汤汁,绵软香甜,鸭肉因板栗而更加鲜美。
山药老鸭汤:山药为药食两用之品,补脾养胃,生津益肺,与鸭肉同炖,汤汁醇厚,适合渐凉的日子。
啤酒鸭:鸭肉焯水后与啤酒、香料一同焖煮,啤酒的麦香融入鸭肉,去腥增香,令人食欲大增。
冬瓜老鸭汤:冬瓜利水,鸭肉滋阴,二者结合,既能补水又能润燥,是秋日不可多得的清爽汤品。
05 搭配这些时蔬,效果更佳
十月的萝卜清甜可口,与鸭肉同炖,能吸收鸭汤的鲜美,同时萝卜顺气的特性也能平衡肉食的滋腻。
莲藕也是十月佳品,莲藕鸭汤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缓解秋燥,是秋季经典的滋补汤水。
芋头十月正当时,与鸭肉同烹,增香添糯,使菜肴更具饱腹感。
06 选购鸭肉的小窍门
看外观:新鲜鸭肉呈淡黄色或淡白色,肉质结实有弹性。
闻气味:正常鸭肉应有淡淡的肉腥味,无异味或刺鼻味。
摸质感:表面微干不粘手,按压后能迅速回弹。
若选购活鸭,眼睛明亮、羽毛整齐的为佳。老鸭炖汤更鲜美,嫩鸭适合快炒。
老鸭体型相对较小,鸭蹼粗硬,毛孔突出。嫩鸭则体型较大,鸭蹼柔软,毛孔不明显。
07 食鸭有讲究,这几类人要注意
鸭肉性凉,体质虚寒的人群过量食用可能引起不适,可添加姜、葱等温性调料平衡寒性。
感冒期间身体虚弱,鸭肉较为滋腻,可能影响病情恢复。
鸭肉相对不易消化,消化不良者应控制食量,细嚼慢咽。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每周食用2-3次鸭肉,每次不超过150克,是比较合适的频率。
菜市场里,鸭肉价格亲民,常常不到猪肉的一半,却是这个季节最聪明的选择。秋风渐凉,不妨炖一锅老鸭汤,热气袅袅中国家正规炒股平台,暖胃更暖心。
发布于:广东省建宝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